从 MRC 认知视野探索《果臝转语记》中的同源词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3-09-25

摘 要:《果臝转语记》为清代学者程瑶田所著,基于“音近义通”的原则系联出与“guǒluǒ”读音相关的 332 个同源词。他认为若事物的形态、性状相同或相似,命名时可采用相同或相似的读音,揭示了汉语造词、用词的基本规律。程氏在文首提出“声随形命,字依声立”的规律,充分说明语言不能用索绪尔的“任意第一原则”做出描写,当今认知语言学所论述的像似观与此不谋而合。前人对于该文的研究主要从词源学角度论述词族衍生的结果,鲜有理论上的概括和升华。本文尝试将认知语言学的隐转喻理论和词义学中词义扩展的辐射和连锁两种类型相结合,建构了 MRC 模型,并以此为理论框架详尽分析该文中的同源词,拟将基于“圆形”义衍生而出的同源词分为七大类 12 小类,解释它们在音和义之间的相互关联,揭示汉语同源词产生和发展的内在认知机制。
关键词:《果臝转语记》; 同源词; 隐转喻; 辐射和连锁; MRC 模型
中图分类号: H0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6414( 2020) 04-006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