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味蕾消失”到“口感如同神赐”——论《孩子的愤怒》中的场域依恋建构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2-10-27

摘要:人类将情感和意义投射到空间,这种空间则转变为场域。从感官地理学角度看,来自人类身体外部的食物通过嘴进入身体内部脏器,打通外部与内部的边界,有助于场域建构和健康场域感的形成。在《孩子的愤怒》中,托妮·莫里森通过书写女主人公布莱德对食物的情感态度变化,旨在阐述:食物是人与空间互动的一种媒介或“阈界”,对食物的依恋与对场域的依恋共同运作。莫里森强调,黑人可以通过饮食活动构建场域身份,形成健康的场域感,从而找到连贯的自我身份。
关键词:食物书写;空间;场域;场域情感
中图分类号:I7120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6414(2022)05006207